刚才这人就在给大家说今天气候温暖,阳光明媚,按吐蕃的风俗,这是预示着新人祥和美满,万事大吉,旁边的亲友们也都笑着表示认同。
迎亲的队伍接到新娘后,一路喧闹的回到了那巴彦家,这时候,他家里人早就装扮好了大门,并在大门两侧分别立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石头,同时为新娘下马准备好了垫子。
这种垫子里面装有青裸、小麦及盐巴,上面铺有五彩锦缎,面上用面粉画上吉祥的字符,表示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周俊成和李伊人随着送亲的队伍,刚来到大门口,就听见其中一位送亲人,拿出了一条哈达献给大门右边立的白石头,并大声作歌道:“翁萨地!愿吉祥!”接着便是一段常常的吐蕃文诗歌。
等他将这段诗文念完之后,便走到一边想将黑石头推到。
“他这是做什么在呢?”李伊人好奇的问着周俊成。
“吐蕃的习俗中,门口这黑白两种大石头,一个表示吉祥,一个表示不祥,女方家的送亲人必须是赞美这白色的石头,将黑色的石头推到在地上,然后站上去的。”周俊成笑着解释说道。
“那这人怎么推了半天,这黑石头动都不动,这又是怎么回事?”李伊人觉得很奇怪。
“嘿嘿,夫人有所不知,这石头可是我扎巴琼波立的,可没有那么容易,哈哈。”扎巴琼波笑着走了出来,给李伊人解释了一番。
原来,这是为了增加一些欢乐的气氛,娶方门口的“点篝火者”往往会把黑石头立得很坚固,冬季还往里浇水,使其结冰,难以动摇。令送亲人当众出洋相,而围观者捧腹大笑。最后送亲者只好象征性地拿点“酒钱”让大伙帮忙。
果然,这个送亲人推不动扎巴琼波立起来的黑石头,拿出了事先准备的“酒钱”,招呼周围看闹热的朋友们帮忙,一起推倒了这个黑色的大石头。
接着这人走到娶亲家门口事先预备好的,装满麦子的下马垫子前,继续作歌道:“翁萨地!愿吉祥!”
在这一段吐蕃歌文结束之后,扎巴琼波立刻跑到门前,大喊一声:“一切都准备好了!”
这时候,这一对新人才下马入大门。送亲人分别给看家犬和大门、楼梯、主供佛像柱子、酒坛、吉祥斗等作歌表示庆祝。
远处的一条官道上,几个骑手也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领头的一人叫做尚热希,年纪约莫在四十多岁,是禄东赞“大伦铁卫”这支近卫队中的左头领,功夫秘法,颇为强横。
他身边一人,和队伍中穿有铁甲的其他骑手不同,只是穿着普通的貂皮衣服,并没有带任何武器,完全一副文臣打扮,这人名叫麴萨若,是禄东赞二子论钦陵密友,比周俊成年纪稍大,也很得禄东赞的赏识。
这时,麴萨若打马上前,来到尚热希身边说道:“左统领,周俊成就在眼前,我们何不上前,将他带回去?”
尚热希摇了摇头,说道:“大相的原话是,让我们带队去周家的竹林别院将周俊成请到大相府,可不是在逻些城里面。那巴彦是个好孩子,我很看重他,老老实实的跟着扎巴琼波学手艺,日后我孩子们想吃好吃的耗牛肉,可就靠他了,今天他的婚礼,我可不想被我给毁了,走,我们绕路去城外的竹林别院等周俊成就是了。”
尚热希说完,也不等麴萨若的回答,掉转马头,便带着队伍绕路走了,麴萨若只好是跟在后面。
另外一边,婚礼也开始举行正式的典礼了,新郎和新娘盘腿就坐于用青稞画有吉祥的字符卡垫上。等道吉祥者说完就进行婚礼的开场白,把整个参加婚礼的场面描绘一翻后,他再手持洁白哈达,首先面对佛龛念诵一段赞颂词后,将哈达献在佛龛前面。
接着他手持哈达,开始向新郎新娘分别说起了祝词,然后将哈达献给新郎新娘,祝福他们未来的生活美满,这完了之后,便算是礼成,这两人日后便是夫妻了。接着来宾开始向新婚夫妇及其父母、娶方家其它成员和迎亲者赠送礼品。
“这吐蕃结婚和我们中原倒是不同,要念好多的东西呀。”李伊人微笑着说道。
“其实也差不多,等下还不是要大吃大喝的庆祝一番。”周俊成很是淡然。
“这样普普通通的结婚,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也挺好呀。”李伊人突然很是羡慕那个靠着自己丈夫的新娘,她笑的真美,她现在一定很幸福。这一瞬间,李伊人默默地想着,若是周俊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商贩,那该是有多好啊。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