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卞闻言忙正身说道。
“邵兄有何良言,小弟洗耳恭听。”
邵中邢摆手笑道。
“良言到是不算,不过吗。。。。。。贤弟初到京都,对京都的局势怕是不甚多了解,我就为贤弟先大致说明下如今的京都中的局势吧。”邵中邢稍微停顿了一小会儿后,缓缓的向杨卞说明了京都如今的局势。
历朝历代以来战时重武轻文,和时重文轻武,而当文武都握有了实权,且可相互制衡时,要么这个国家繁荣昌盛到了顶点,要么就是乱世将起的前兆。
南仁帝刘吉继位以来因为身体原因,十日有九日不能上朝,朝中大事多由皇叔崇山王刘禄代为主持。刘禄原先与刘吉的父亲刘策争皇位时输给了刘策,自那时起刘禄便不在过问朝政,安心做自己的王爷。
可世事弄人,刘策在位不到十年便身染不治之症早亡。而在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刘策竟只有刘吉这一个儿子,这不得不感叹皇族血脉的凋零。
而刘吉仿佛受了刘策的“感染”一样,体弱多病,一个月有大半的时间不能下床。而朝中百官不可一日无主,政务要事更是需要人定夺。在万般无奈之下,刘吉只能请这位曾与自己父亲争过江山的叔叔出面来主持朝政。
面对这体弱多病的侄儿,刘禄同意的刘吉的请求。当站在龙椅之下,俯瞰着朝中百官的时候,刘禄内心那早已在刘策登基时熄灭的火焰,又慢慢的重新燃烧了起来。
刘吉在位之时,刘禄还有所忌惮,可当刘吉去世后,刘禄便好像看到了目标,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正在向自己招手一般,任何顾忌都没有了。
刘禄先是有意拉拢两位顾命大臣吴世,钱博汉,而后大肆任命亲信道朝中各个要职。刘禄如此明目张胆的行事,必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这就使得朝中的官员中分割成了刘禄派与保守派,中坚派。
保守派,顾名思义是拥护当今幼帝的一派。这一派的人大多都是些老臣,没有实权的文人。遵从历代君王传承之道,对于刘禄的行为,只能痛心疾首的以文章的方式去指责,无法对刘禄造成制约。
刘禄派,以刘禄为马首的实权派。这些人大多都是刘禄后期提拔上来的官员,对刘禄忠心耿耿,并以刘禄的意志为目标。刘禄有了这些人的拥护,甚至可以绕过三省会议直接对六部进行操作。
中坚派,是最难以形容的一派。这一派的人拥有些许的实权,但又不能像刘禄那些直接对六部下令。他们即拥护刘禄,又对刘禄加以掣肘。他们想从刘禄那得到源源不断的好处,又怕刘禄一旦做大对他们不利。这些人奉仰着所谓的平衡,使刘禄派与保守派一直处于所谓的相对平衡的态势。
这些也都只是文官们之间的派系之争。
刘禄的如此作为不光文官们对其颇有微词,连驻守在京都的武将们也对刘禄有不满的情绪。这其中最为突出的要数如今的禁军统领崔帆了。
京都上吉驻有禁军二十万,府卫军五万,皇城守卫军两万。
府卫军现由崇山王刘禄指挥,禁军由禁军统领天守元帅崔帆统领,皇城守卫军直接听命于历代皇帝本人。
自刘禄得势以来,其对府卫军的管制更是松散无比。经常有府卫军当街闹事的事情发生,而府卫军与禁军的冲突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
禁军对府卫军更是痛恨无比,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这些崔帆曾找过刘禄,可刘禄对此并不以为意。继续放任府卫军的胡作非为。
崔帆忍无可忍,便让禁军如若府卫军再找禁军闹事,可直接对其武力解决,即便失手将府卫军打死,也不追究打人者的过失。
如此禁军与府卫军冲突可谓白热化了,有了崔帆的军令后,禁军便成群结队的涌入京都城中,如遇到府卫军便有意上前滋事。
骄奢淫逸的府卫军那里是禁军的对手,没几下就被禁军打的起不了身了。事态发展到第三天,连刘禄三子刘之浩也被禁军士兵打伤了。刘禄发觉再不制止的话,事态要无法收拾了。
刘禄亲自去找了崔帆,在刘禄许诺为禁军增加军饷后,崔帆才下令让禁军全数回营,结束了这次报复行为。
而就此禁军与府卫军,崔帆与刘禄的过节却定了下来。
皇城守卫军大多数是从禁军中挑选出能力较为突出者担任的,毕竟是出于禁军,对于这次闹剧皇城守卫军既不制止也不参与。而府卫军与皇城守卫军之间还保证着起码的和平之态,府卫军就是再狂妄也不会去皇宫闹事。。。。。。
所以说如今的京都可以说是四股势力相并存的存在。
“京都都如此混乱,想必天下我就不必再细说了吧。”邵中邢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叹了口气说道。
杨卞嘴角微微咧了咧,也是叹了口气说道:“霍府守大人自从担任顺阳府守以来,可谓是鞠躬尽瘁,尽心竭力。顺阳府在霍府守大人的治理下,百姓人人得以安居乐业。可义帝登基以来,天不遂人愿,各地天灾不断,顺阳府也有大量的灾民涌入。霍府守大人本着为官为民的心态,尽力让灾民都有安身之所,可灾民数量之多已经远远超出了霍府守大人的预料,也被弄得是焦头烂额啊。”
义帝刘响登基以来,南朝境内天灾人祸可是从未停歇过。
先是淮江安兴府与西宁府交界处因连月的暴雨,致使淮江水位直线上升。而安兴府丽田太守私自挪用朝廷拨发用于修缮堤坝的钱款,来修建丽田太守府。淮江丽田段堤坝破损严重,连月的暴雨使堤坝不堪重负,致使堤坝决堤丽田城周围百里内,庄稼被洪水淹没,房屋农舍被冲毁。大量没了田地与房屋的农民涌向丽田城,而丽田城太守由曼天,却紧闭丽田城大门禁止难民进入城中,对上更是隐瞒灾情不报。丽田城外哀嚎遍野,随处可见一具具只剩下皮包骨头的尸骨。
恰逢这时京都向庆北府樊城的运粮车队经过丽田境内,走投无路的难民袭击了运粮车队。
镇守在北方的南朝镇北将军北帅郝世友,见本该到了的粮草拖了数日之久还迟迟未到,便派人沿粮道查探。当得知粮草被抢之后,盛怒之下郝世友便直接派一队骑兵直接对抢粮的难民进行了围剿。
镇北军常年与北方胡人想周旋,战斗力可谓是南朝所有军队中最为强悍的。原本只是农民的难民那里是军队的对手,顷刻间抢粮的难民便都被骑兵队剿杀了。
而此时北方的胡人也并不安分。胡人是一群生长在古勒拉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擅长骑马射猎。因为游牧民族的特性,胡人间是由无数个小部落组成的。而就在不久前胡人中忽然崛起了一个大土部落,其酋长是一个极具野心的野心家。大土部落迅速将周围的小部落统一起来,并联合草原上的来来苦,达木,烨里凡三大部落,一举向南朝北方边境施压。北方边境真可谓是三天一小仗,五天一大仗。部落的士兵像来勇猛异常,根本不畏惧什么生死。
面对如此的局势,郝世友本就不胜其扰。偏偏此刻粮草被抢,郝世友才会不管不顾的直接派骑兵前去围剿。
因为此次围剿让难民与朝廷的矛盾激化,安兴府各地迅速出现数个农民组织。这些组织吸收各地难民,迅速壮大起来仅十天就攻占了丽田城。值得讽刺的是,原本对难民不管不问的丽田太守由曼天在看到撑破已成定局后,开城向难民首领请降,被愤怒的难民剥光了衣服吊在了丽田城楼上活活晒死了。
有了丽田城的引子,全国境内蜂起了无数个农民起义组织。这些组织打砸各地太守府,哄抢商铺富户。有了甜头的农民们,纷纷扔下了手中的工具,参加到了起义的行列里来。这使一些本没有什么灾情的地区,土地也荒芜了起来。
南朝如今不仅内患不止,外患也是不断。
南朝南方的公国联盟,私下与大土部落相勾结,在部落对南朝北方发动不间断的骚扰后。公国联盟,也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压近南朝南方边塞重城,天业城。
致使南朝镇南将军南帅王俭不得不将派出镇压农民起义的,南方守备军调集与天业城附近,以防止公国联盟的趁虚而入。
再南北战事都相互焦灼的情况下,位于东方的储国见南北两边的势力有想瓜分南朝的意思,也不甘示弱,由储国皇帝的二子西京亲率十万大军压近南朝东边边境。
南朝的东方边境由镇东将军,玄武将军曾云也不等不将宁川府个各城的守卫军征调大半,用于对边境的守卫,这也是宁川府各城所剩余的守备军仅可做到守城之用。
如此内忧外患使得如今南朝的形势不容乐观,而在这种情况下京都的各权贵还在勾心斗角,这让杨卞对南朝的前景甚是堪忧。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