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正能量修成奇遇记> 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学家与宗教信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七章 科学家与宗教信仰(1 / 1)

2015年7月15日

这两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周泉在网上发现了这样两篇文章:《难以置信,联合国对最著名科学家的一项调查》和《你了解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吗?--科学家与基督教信仰!》,这是两篇关于科学与信仰的文章,他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整理,发邮件给了零号,希望零号能给他一些指导。

邮件内容如下:

多年前,联合国曾经用世界著名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方法进行了一项调查,即调查最近300年间的300位最著名的科学家是否相信神。其中除38位因无法查明其信仰而不计以外,其余262位科学家中,信神者有242人,占92.4%;不信神者仅有20人,占总数的7.6%。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曾对科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巨星。更令人惊讶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信神者竟占93.27%。

这长长的信神科学家的名单中,有不少我们熟知的名字,如物理学之父牛顿、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大天文学家哥白尼、近代力学之父和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电报之父莫尔斯、火箭之父范伯郎、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诺贝尔奖创办人诺贝尔、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伦琴、发明无线电通信的马可尼、发明飞机的莱特兄弟、现代航空之父和火箭之父冯布劳恩、现代实验科学创始人培根、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昆虫学界泰斗法布尔、生物学界泰斗巴甫洛夫、现代原子能大科学家普赖特……

世上到底有没有神?爱因斯坦曾接受记者访问,请他谈对神是否存在的看法。爱因斯坦刚送走一位朋友,看着桌上的糖果、饼干、咖啡杯,对记者发问:“记者先生,您知道是谁将咖啡等物安放在此处的?”记者回答:“当然是阁下。”

爱因斯坦接着便说:“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来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拥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运行的力量就是神!”“也许阁下会说:‘我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到过神,那么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

是的,您具备了五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这五种感官是有限度的,例如声音,只有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波长,人才能听到……”视觉也是一样,人只能看到能发出可见光的物体,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个小小波段。

现代宇宙学用动力学方法研究星系得到的星系总质量总是远远大于所有可见的星系质量之和,而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宇宙中暗物质比看得见的物质高出至少是数十倍、上百倍,几乎主宰了宇宙中的运动和演化。科学家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精确而有序。

一切自然常数如电子电量、质子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数等等,若稍有一点不同,原子就不会聚在一起,恒星就不能燃烧,行星、地球、生命都无法存在。

所以剑桥大学名物理学家John.polkinghorne说:“当你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都是不可思议地精密地协调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你就会有如此的想法:这个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创造的。”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1847~1931年)一生拥有二千多种发明,但当记者问他最大的发现是什么时,他的回答居然是:“我发现耶稣是人类的救主。”他还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立了一块石碑,其上刻着:“我深信有一位全智、全能、充满万有至高至尊的神存在。”

爱迪生曾说:“我敬佩世上所有的工程师,但我最敬佩的是那位最伟大的工程师——神。”

爱迪生有一次对朋友拉色洛说:“我认为每一个原子必由某种智慧所掌管,所以能千变万化,显明创造者的奇妙。”拉色洛问:“这种智慧从何而来的呢?”他回答说:“这种智慧乃是从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能力而来。”拉色洛又问:“那你是否相信有一位全能的造物主神呢?”他肯定地回答说:“当然,神的存在,在我是几乎可用化学来加以证明。”

美国的科学界人士为庆祝爱迪生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时,爱迪生致答谢词说:“多谢主席和你们对我说了这么美丽的祝词,实在不敢当。就事论事,我只是在神所创造的科学中寻求而发现必需的原理和定律,再加上人工的调配,就是这样成功地制造出电灯,愿一切荣耀归于我们的造物主神。”

一次有人要在报上发表爱迪生是反宗教者时,他立即气愤地说:“具有哲学思想的人,对于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总该接受。从万物所表现的情形看,宇宙实乃是全能者的意志的伟大成绩,假如我否定神的存在,就等于亵渎自己的知识。科学和宗教(指基督教)是同一根源而来的,其间绝不会发生冲突。”

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伦琴(WilhelmConradR?ntgen,1845~1923年)在发现射线后,并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去命名,而是根据《圣经》希伯来书第四章第十二节的内容,取希腊文〝基督〞的第一个字母〝X〞为名,称为X射线,或称为X光,即基督耶稣之光。

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量子论的发明者、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于1945年信教,他曾说过:“我们无论看何处或调查我们以为距离很大的地方,宗教和科学之间是不可能找出一个矛盾来;而对最大的问题,却看出完全的意见一致。宗教和科学这二者并不互相排斥;相反,是互相完成的,好像是为相辅相成具备了条件。”

牛顿:“宇宙间一切有机无机的万象万物,都是从永生真神的智慧大能而来;他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他在这无量无边,井然有序的大千世界中,凭其旨意,运行万物,创造万物;并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众人;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

哥白尼:“假如真有一种科学,能以使人类灵魂高贵,脱离世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因为人类果若见到上帝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必要感觉到一种力量,催迫自己趋向于规律的生活,去履行各种道德,可以从万物中认出造物主,确是真善之源。”

法国化学家巴斯德(LouisPasteur)是世界公认的微生物学的创始者。他发明消毒法,对人类医疗卫生贡献极大。他对上帝和福音都有坚强的信心。他说过,“如果承认上帝的存在,这一个信心实比一切宗教的神迹更为超奇,不可思议。如果我们有了这种信心,这种悟性,那便不能不对上帝下跪,肃然敬拜了。”

富兰克林是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美国建国元老,参加起草美国《独立宣言》,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论到科学,富兰克林说:“科学的目的在于寻求神的作为。人所能知道的,只是神创造的一小部分。”

开尔文(动力学物理学家,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四周的一切都是智慧和慈爱构思的证据……无神论的概念实在愚昧,笔墨难以诉说。”

高斯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数学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并被誉为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同享盛名。

高斯留下一句驰名世界的信仰名言“微小的学识使人远离神,广博的学识使人接近神。”

火箭之父范伯朗在美国费城的一次研究人类社会实质的讲演会上说:“宇宙万象之伟大,只能证实我们所信的造物主的存在”。“造物主所显示的荣耀,使我们感到还有无穷的奥妙,而其中所隐藏的真理,更需要科学一一去探究”。

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曾因发现爱克斯光与电子冲激如何改变波长,而于一九二七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所谓的「康普顿效应」(ComptonEffect),就是以这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可见他在科学界具有相当崇高的地位。他曾著《科学的人文意义》一书,内中表明他对神的信仰。他说:一个人如果只有物质生活的享受,而不追求生命的目的和生活的素质,就有愧于创造人类的神。人类惟有与神建立了关系,才能得着生活的永恒价值。

威廉·亨利·布拉格(Sir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英国物理学家,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40年出任皇家学会会长。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W.L.布拉格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关于宗教信仰和科学的关系,他这样说:“若说科学和信仰是对立的,那么那种对立就象拇指和食指的对立一样,在对立的两者之间,可以把握一切”

J.J奥汤姆森在著名科学期刊自然(1909年8月26日)上这样说“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使我们更加感叹“上帝的工作何等伟大”。

美国物理学家A.L.肖洛(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信仰语录:“对我来说,很难想象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能成为一个科学家。”

“我从不认识一个有思想的人却不相信上帝。”

克里斯廷·波默·安芬森(获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为人谦逊,但在反对无神论的问题上他毫不含糊。有一次他接受一次采访:“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达尔文,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对于神的概念非常重视。你怎么看待神或上帝的存在呢?”

安芬森回答:“我们必须承认,存在一个有着无限的远见和知识的能力或力量,首先启动了整个宇宙的运行。”这和牛顿的上帝是第一推动力的观点不谋而合。

斯莫利(R.E.Smalley)1943~2005被称为"纳米技术之父"的斯莫利出生于美国俄爱俄州。生前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莱斯大学的一名化学教授,他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发现了碳60分子,也称为"巴基球"。有关碳60的伟大发现奠定了斯莫利在纳米技术领域内的先驱地位,同时也为他赢得了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

信仰:这个宇宙一定有一个只有上帝才能完全知道的目的,而当代的科学家们越来越清楚地知道这个宇宙是精心调整过以适应人类居住。

德里克·哈罗德·理查德·巴顿爵士,FRS(SirDerekHaroldRichardBarton,1918年9月8日-1998年3月16日),英国化学家,196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二十世纪有机化学巨匠。在有机化学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高山仰止。

信仰方面,他一直很自然地认为科学和宗教都是认识上帝的途径,科学的每一个发现都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他说:“上帝就是真理本身。科学与宗教之间没有矛盾。他们在寻求同一个真理,科学显示上帝确实存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如此美妙以至由此建立起来的科学真理可以被认为是上帝存在具体化的另外一个证明。上帝通过允许人们建立科学真理去彰显他自己。”

约瑟夫.默里(1990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得主)

1996年他接受一家杂志采访。问:你认为教会对科学不友好吗?

约瑟夫.默里教授回答说:“作为一个从天主教背景成长起来的科学家,我看不出来这一点。它们一个是启示性真理,另一个是科学性真理。如果你真的相信创造是美好的,那么信仰就不会对学习科学有什么损害。我们对创造的表现方式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多感知上帝的荣耀。就我个人而言,我从来不觉得宗教和科学之间有什么冲突。”“我们只是使用上帝给我们的工具做工。没有理由认为科学和宗教必须以敌对关系进行运作。宗教与科学都来自同一来源,即真理之源泉-造物主。”

牛津大学地质学教授巴克兰(WilliamBucknd1784-1856),乃是英国最负声誉的地质学家。在他各种著作里,他证明宇宙万物的创造和维持,乃是上帝大能的作为。在其所著《地质学与矿物学》说:“整个宇宙从最低的根基,到至高的天体,都传扬上帝创造的奇功,述说上帝的荣耀。自然的呼声,便是上帝启示的见证。上帝乃是宇宙之源,万物之因,祂是昔在、今在、今后永在的。地质学的原理,终将成为神学基本的伟大原理的见证。”

皮尔斯(生于1809年4月4日,卒于1880年10月6日)美国著名数学家,被称为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在哈佛大学任教四十年。他对天体力学,数论,代数以及数学哲学都有很大的贡献。

他说“数学是神的创造物用来认识上帝创造事工的工具”。还说:"所有科学,特别是几何学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个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特别为发展我们的心智令人钦佩地安排好的。毫无疑问,这是造物主的计划的一部分。"

狄拉克(PaulAdrieMaurice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因狄拉克方程与薛定谔一起分享1933年诺贝尔奖

信仰方面,他不归属任何教派,但他坚定地相信一个创造了万物的上帝,一个高度智慧的上帝。他说:“上帝使用美丽的数学创造了世界。”“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上帝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数学家,他用非常非常先进的数学建立了宇宙。我们在数学上蹩脚的尝试可以使我们对宇宙有些微的了解,当我们的数学发展越来越高级时,我们才有望更好地了解宇宙。”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